海合会国家积极拥抱“一带一路”(环球热点)

近日,位于英国伦敦的独立智库“亚洲之家”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指出,2024年,6个海湾国家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和巴林对华贸易额达2570亿美元,超过6国与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国家合计2560亿美元的贸易总额。报告预计,到2028年,海湾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将增至3750亿美元。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古丝绸之路两端文明跨越千年的又一次“双向奔赴”。近年来,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成员国的合作热度不断上升,合作领域持续拓宽,合作成果不断涌现。本报对话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解读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如何跨越山海,书写丝路友谊新篇章。

???成果丰硕

“双方合作从以能源领域为核心,全面延伸至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赛道”

【观察】

独立智库“亚洲之家”日前援引IMF数据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中国与海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建筑业等非油气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将推动海湾国家与中国进一步拓展贸易合作。

今年5月,中方宣布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4个海湾阿拉伯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加上2018年全面互免签证的阿联酋和卡塔尔,中国已实现对海合会国家免签“全覆盖”,为加快人员往来与多领域交流合作提供更多便利。

【解读】

孙德刚: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合作已成为中阿合作的典范。2022年12月,中方在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强调,未来3到5年,中国愿同海合会国家在5个重点合作领域作出努力。如今,双方合作从传统能源领域拓展为新时期全方位、多维度的深度协作,呈现多方面亮点——

一是能源合作成效显著。除油气、天然气传统能源外,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在氢能、储能、风电光伏、智能电网等清洁低碳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呈现良好态势。二是投资合作不断升温。近年来,海合会多国持续加大对华投资力度,彰显双方合作的韧性与潜力。三是创新合作走在前列。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深化合作,打造了多领域创新合作的标杆案例。四是贸易规模稳步扩大。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贸易额不断增长,在中阿整体贸易额中占比极高,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支柱。五是人文交流不断深化。沙特设立孔子学院,科威特建成中国文化中心等,为民心相通筑牢根基。

王晋:当前,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合作呈现出几个新亮点:

首先,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双方合作从以能源领域为核心,全面延伸至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赛道,未来还将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持续深化协作,不断丰富合作内涵。其次,合作机制日益成熟。过去,双方合作多依赖企业与机构间的自发联动,现在已构建起峰会、博览会、部长级会晤等多层次、常态化合作机制,为合作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使合作更具稳定性和效率。最后,合作网络持续延伸。双方合作不仅强化了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各国之间的双边联系,更以此为纽带,拓展了中国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渠道。

???动力强劲

“中国的发展与亚洲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形成巨大发展机遇,吸引海湾阿拉伯国家‘向东看’”

【观察】

目前,海合会6个成员国均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由中企承建的共建“一带一路”项目遍布海合会国家——

在阿联酋,马克图姆太阳能公园四期光热光伏综合发电项目在浩瀚沙漠中巍然耸立,不仅点亮了迪拜的万家灯火,还为当地创造了近5万个就业岗位;在沙特阿拉伯,位于西海岸的吉达市中心综合开发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精心设计的园林绿化景观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西南方向25公里处的广袤沙漠中,一座占地64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解读】

王晋:中国与海合会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动力源于双方极强的互补性。一方面,海合会国家依托自身能源与经济优势,致力于推进国内产业升级、构建更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愿意与包括海合会国家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分享自身发展经验。在此背景下,双方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不断推动各领域合作走深走实。

孙德刚:共建“一带一路”对海合会国家的吸引力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中国的发展与亚洲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形成巨大发展机遇,吸引海湾阿拉伯国家“向东看”;二是中国制造业发达、市场广阔,与海合会国家雄厚的主权财富基金形成互补优势,海合会国家希望抓住中国快速发展的红利,进一步提升自身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合作,也有坚实的支撑。从理念上看,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都明确自身是全球南方国家,有着一致的发展诉求与目标。从实践上看,双方都有以政府为主导的中长期发展部署,比如中国的“五年规划”、沙特的“2030愿景”、阿联酋的“面向未来50年国家发展战略”、阿曼的“2040愿景”等,各方可在发展中加强战略对接,实现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合作既助力双方拉紧友好关系纽带,还带动中国与整个中东地区的合作深化”

【观察】

海合会国家高度认可与中国开展的双多边合作。近日,沙特阿拉伯旅游部副大臣马哈茂德·阿卜杜勒—哈迪在第26届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会期间表示,中国是沙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今年5月,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被视为地区经济合作的一大创举。海合会助理秘书长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卢韦谢杰在沙特媒体刊文指出,三方有共同目标:为全球市场注入确定性,恢复对多边机制的信心。

【解读】

王晋: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合作既助力双方拉紧友好关系纽带,还带动中国与整个中东地区的合作深化,同时助力阿拉伯世界内部尤其是海湾阿拉伯国家间的协作增强,为构建稳定有序的地区秩序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重要的是,以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为例,双方合作突破了传统地理局限与双边合作模式,凸显多边协同、多区域叠加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推动合作向更深层次拓展,为地区发展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孙德刚: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合作不仅利好双方,还有重要示范意义。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合作稳步推进、彰显成效,树立了不同政治体制国家间合作的典范,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提供了经验。同时,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均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双方通过务实合作发展自身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路径的有益探索。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亚洲国家群体性崛起与全球南方国家力量提升,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向西延伸,与海合会国家“向东看”战略形成呼应,双方积极探索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新路径。其中,中国—海合会—东盟的合作模式极具示范意义。这既是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协作,也是亚洲区域内的合作,更是“双边联动+小多边协同”的创新尝试,有利于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构建更具自主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有利于释放地区合作新机遇,推动形成更公平、更具韧性的全球发展格局。


原文链接:https://mk.haiwainet.cn/n/2025/173/013EN2025111930115716.html?id=E_N_20251119_30115716&contentType=CT001&code=061MbuGa1hb8FK0hngGa13beT94MbuGy&state=STATE#/


这所大学,7门思政“金课”瞬间被抢空

下一篇 >